歡迎進入北京鑫視科科技有限公司網站!
本研究聚焦于原位光譜技術中的漫反射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DRIFTS)和拉曼光譜(Raman),對其在光催化評價系統中的聯用展開深入探究。通過聯用這兩種技術,能夠從不同角度獲取光催化過程中豐富的信息,如分子振動、吸附物種變化等。文中詳細闡述了聯用系統的搭建、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其在監測光催化劑表面反應、解析反應機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表明,該聯用系統在揭示光催化過程中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為光催化材料的研發和性能優化提供更全面、準確的指導,在光催化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引言
光催化技術作為一種能夠利用太陽能驅動化學反應的綠色技術,在能源轉化、環境凈化等諸多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如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可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能有效凈化環境 。深入理解光催化反應機理對于開發高效的光催化劑至關重要。然而,光催化過程涉及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包括光生載流子的產生、遷移、復合以及表面催化反應等 。傳統的表征技術難以在光催化反應的實際條件下實時、全面地監測這些過程。原位光譜技術能夠在反應進行的同時獲取樣品的光譜信息,為研究光催化反應機理提供了有力手段。其中,DRIFTS 和 Raman 光譜各有特點,將它們聯用有望更深入地揭示光催化過程。
二、原位光譜技術概述
(1)DRIFTS 技術原理與特點
DRIFTS 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原位技術。其原理基于當紅外光照射到固體粉末樣品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光被散射。漫反射光包含了樣品表面分子的振動信息,通過傅立葉變換將光信號轉化為光譜信號 。該技術的突出優點在于適合固體粉末樣品的直接測定以及材料的表面分析。試樣處理簡單,無需壓片,并且不改變樣品原有形態,所以較之其他原位紅外方法更容易實現在各種溫度、壓力和氣氛下的原位分析 。在光催化研究中,DRIFTS 可用于監測光催化劑表面吸附物種的變化,推斷反應路徑。例如,在研究 CO?光催化還原反應時,通過 DRIFTS 可以觀察到 CO?在催化劑表面吸附后形成的不同中間體的紅外特征峰,從而了解反應的進行過程 。
(2)Raman 光譜技術原理與特點
Raman 光譜是一種散射光譜,基于印度科學家 C.V. Raman 發現的拉曼散射效應 。當光照射到物質上時,會發生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彈性散射的散射光與激發光波長相同,即瑞利散射;非彈性散射的散射光有比激發光波長長的和短的成分,統稱為拉曼效應 。拉曼散射的產生源于分子振動(和點陣振動)與轉動,通過分析拉曼光譜可以獲取分子振動、轉動等信息,用于分子結構研究 。與紅外光譜不同,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都能產生拉曼光譜。Raman 光譜具有峰形尖銳、分辨率高的特點,能夠清晰地區分不同的分子振動模式。在光催化領域,Raman 光譜可用于研究光催化劑的晶體結構、晶格應力以及光生載流子與晶格的相互作用等 。比如,通過 Raman 光譜可以檢測光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晶格結構的微小變化,以及由于光生載流子注入導致的晶格應力變化 。
三、光催化評價系統聯用設計
(1)聯用系統整體架構
光催化評價系統聯用 DRIFTS 和 Raman 光譜技術的整體架構包括光催化反應裝置、光譜采集系統以及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 。光催化反應裝置為反應提供合適的環境,可控制反應溫度、壓力、氣氛以及光照條件等 。光譜采集系統分別通過 DRIFTS 和 Raman 光譜儀實時采集反應過程中的光譜信息。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則對采集到的光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 。具體來說,光催化反應裝置采用密閉的反應器,配備高質量的光學窗口,以保證光線能夠有效照射到催化劑上,同時不影響光譜的采集 。DRIFTS 光譜儀通過漫反射附件與反應器相連,收集催化劑表面的漫反射紅外光 。Raman 光譜儀則通過光纖將激發光引入反應器,并收集拉曼散射光 。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通過專門的軟件對光譜數據進行傅立葉變換、基線校正、峰位識別等處理,進而對光催化反應過程進行解析 。
(2)關鍵技術要點
在聯用系統中,有幾個關鍵技術要點需要考慮。首先是光譜采集的同步性,要確保 DRIFTS 和 Raman 光譜能夠同時采集同一時刻的光催化反應信息,這樣才能對反應過程進行全面、協同的分析 。其次,要優化光譜采集的條件,如選擇合適的激發光波長、功率以及積分時間等,以獲得高質量的光譜信號 。對于 DRIFTS,要根據樣品的特性選擇合適的紅外光源和檢測器,確保能夠檢測到微弱的漫反射信號 。對于 Raman 光譜,要避免激發光對樣品造成損傷,同時保證足夠的信號強度 。此外,還需要對光譜數據進行有效的校準和歸一化處理,以消除儀器誤差和樣品差異對結果的影響 。例如,在每次實驗前,使用標準樣品對光譜儀進行校準,確保波長和強度的準確性 。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采用歸一化方法將不同實驗條件下的光譜數據進行統一處理,便于比較和分析 。
四、聯用系統在光催化研究中的應用
(1)監測光催化劑表面反應過程
利用聯用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光催化劑表面的反應過程。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氫反應中,通過 DRIFTS 可以觀察到水分子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和活化過程,檢測到羥基等中間體的紅外特征峰 。同時,Raman 光譜可以監測催化劑晶格結構的變化以及光生載流子與水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振動模式變化 。隨著反應的進行,DRIFTS 光譜中羥基峰的強度變化反映了水分子的吸附和解離速率,而 Raman 光譜中催化劑晶格振動峰的位移和展寬則與光生載流子的注入和晶格應力變化相關 。通過綜合分析這兩種光譜信息,可以深入了解光催化分解水反應的動力學過程,如光生載流子的遷移路徑、水分子的活化位點等 。
(2)解析光催化反應機理
聯用系統在解析光催化反應機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 CO?光催化還原反應為例,DRIFTS 能夠檢測到 CO?在催化劑表面吸附后形成的多種中間體,如碳酸根、甲酸鹽等的紅外特征峰,從而確定反應的中間步驟 。Raman 光譜則可以提供關于催化劑表面電子結構和晶格應變的信息,這些因素會影響 CO?的吸附和活化 。通過對比不同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的 DRIFTS 和 Raman 光譜變化,可以推斷出反應的活性位點和反應路徑 。例如,研究發現某些催化劑表面的特定晶格缺陷處更容易吸附 CO?,并且在該位置發生的電子轉移過程可以通過 Raman 光譜中的特征峰變化反映出來,結合 DRIFTS 檢測到的中間體信息,能夠構建出更準確的 CO?光催化還原反應機理模型 。
(3)評估光催化劑性能
該聯用系統還可用于評估光催化劑的性能。通過監測光催化反應過程中產物的生成速率以及催化劑表面結構和吸附物種的變化,可以全面評估光催化劑的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 。在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反應中,DRIFTS 可以檢測到有機污染物在催化劑表面的吸附和降解過程,Raman 光譜可以監測催化劑在長時間反應后的結構變化 。如果在反應過程中,DRIFTS 光譜中有機污染物的特征峰逐漸減弱,同時 Raman 光譜顯示催化劑晶格結構保持穩定,說明該催化劑具有較好的活性和穩定性 。此外,通過對比不同催化劑在相同反應條件下的光譜變化和產物生成情況,可以篩選出性能更優的光催化劑,為光催化劑的設計和優化提供依據 。
五、研究成果與展望
(1)研究成果總結
本研究成功搭建了基于 DRIFTS 和 Raman 光譜技術的光催化評價聯用系統,并通過一系列實驗驗證了其在光催化研究中的有效性 。在監測光催化劑表面反應過程方面,實現了對反應中間體和催化劑結構變化的實時跟蹤 。在解析反應機理方面,為多種光催化反應構建了更準確的機理模型 。在評估光催化劑性能方面,提供了全面、可靠的評估方法 。例如,在研究某新型 TiO?基光催化劑時,聯用系統清晰地揭示了其在光催化分解水反應中的反應過程和機理,發現該催化劑表面的氧空位對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水分子的活化起到關鍵作用,并且通過長期實驗評估了其穩定性 。
(2)未來研究方向展望
未來,該聯用技術在光催化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聯用系統的性能,如提高光譜采集的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以便更精準地捕捉光催化反應中的快速變化和微觀信息 。另一方面,可以拓展聯用系統的應用范圍,研究更多復雜的光催化反應體系,如光催化 CO?和 H?O 共轉化制備燃料的反應 。此外,結合其他先進技術,如原位 X 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掃描探針顯微鏡(SPM)等,實現對光催化過程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通過多技術聯用,可以從不同角度獲取光催化反應的信息,構建更完整的光催化反應理論體系,為光催化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
六、結論
本研究基于原位光譜技術中的 DRIFTS 和 Raman 光譜,成功構建了光催化評價聯用系統。該聯用系統充分發揮了 DRIFTS 和 Raman 光譜各自的優勢,能夠在光催化反應的實際條件下,實時、全面地監測光催化劑表面的反應過程,深入解析光催化反應機理,并準確評估光催化劑的性能 。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驗證了該聯用系統在光催化研究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基于 DRIFTS 和 Raman 光譜的光催化評價聯用系統有望在光催化材料的研發、新型光催化反應的探索以及光催化技術的實際應用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為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
產品展示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超高純316L不銹鋼,符合SEMI F20標準,通過真空感應熔煉+真空自耗重熔(VIM+VAR),并使用特殊的工藝處理,對材料進行大程度的提純,進一步減少了材料中的的非金屬夾雜物和氣體成分。EP管(316L,VIM+VAR)是表面經過電解拋光處理,以提高產品內部的平滑性,并在金屬表面形成富鉻層以提高耐腐蝕性,電解拋光后的產品做鈍化處理以去除游離鐵離子。EP拋光產品經 SEM、 ESCA/XPS、AES分析,產品質量完滿足半導體協會 SEMI F20 標準。
基于EP拋光(316L,VIM+VAR)技術的發展,鑫視科shinsco采用國內優秀企業生產的EP管(316L,VIM+VAR)和EP自動閥門,替換了光催化活性評價系統的原有玻璃管路和閥門,并實現了PLC全面控制整套系統,實現了SSC-PCAE光催化活性評價系統的全自動化運行。
SSC-PCAE光催化活性評價系統(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valuation system)沿用半導體行業的真空技術,將玻璃管路和閥門替換為EP管和EP自動閥,實現了整個系統的全自動控制實驗過程,全自動在線采樣分析,實現了實驗中真正的全自動運行。SSC-PCAE光催化活性評價系統主要應用于光解水、全解水、電催化、光催化CO2還原、光催化固氮、光電催化氣體產物分析、耐壓釜式反應、催化反應的微量氣體收集等。
產品優勢:
1)封閉反應的產物氣體收集、采樣、在線分析的一體化系統;
2)內置氣體磁力增壓泵,形成高強壓差,實現氣體快速混勻;
3)全系統耐壓-14.6psi ~150psi,實現了從真空到10atm的壓力覆蓋;
4)應用半導體材料(TiO2、InO、C3N4、CdS等)催化劑的活性評價;
5)催化劑產氫、產氧、光解水的性能分析;
6)催化劑二氧化碳還原的性能分析;
7)系統可配和玻璃、石英、不銹鋼、PEEK、PTFE等材料制備的反應器使用
8)可滿足光電反應、氣固反應、膜催化、多相反應等特殊實驗要求;
9)系統管閥件全部采用EP(316L,VIM+VAR)管和EP閥,對氣體無吸附;
10)系統即裝即用,可兼容任意廠家氣相色譜儀,無需額外增加進樣閥門;
11)GC測試范圍廣,氫、氧、CO2、甲烷、CO、甲醛、C1-C5等微量氣體;